top of page
文章分享


手術前的「隱形危機」:人工關節手術前的貧血,別忽略!
🩸什麼是「術前貧血」? 在準備接受人工髖或膝關節手術的病人中,大約有 15%~20% 的人手術前就已經有貧血的情況【1-4】。在某些高齡或慢性病族群中,比例甚至高達 四成以上 ! 最常見的原因是 缺鐵性貧血 (約佔40~50%),但也可能是慢性發炎造成的「慢性病貧血」,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血液透析 vs 腹膜透析--哪種腎臟替代治療的病人,做人工關節手術更安全?
對於慢性腎臟病進入末期(ESRD)的病人來說,「透析」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方式。而當這些病人需要接受 人工膝關節或人工髖關節手術 時,不同的透析方式,其實會影響手術風險與預後! 💡 透析方式,竟然影響人工關節手術風險! 研究顯示, 接受血液透析(Hemodialysis)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貧血跟竟然跟人工關節慢性感染有關?
很多人聽到「貧血」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缺鐵」或「營養不良」。但對於一些人工關節感染的病人來說,貧血的原因並不只是吃太少鐵,而是因為長期的感染造成身體發炎反應。 當關節裡有慢性細菌感染時,身體會不斷釋放發炎物質(像 IL-6、TNF-α)。這些發炎物質會影響身體「做紅血球」的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洗腎可以開人工關節嗎?
人工膝關節或人工髖關節手術,能幫助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恢復行走與生活品質。但如果病人同時有 末期腎臟病(End-Stage Renal Disease, ESRD) ,尤其是 已經在洗腎(dialysis) ,那手術的風險就會明顯提高。 🚨 為什麼腎臟病會讓手術風險變高?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當「肝硬化」遇上「人工關節手術」:為什麼風險會這麼高?
一、肝硬化不是只影響肝臟的病 許多病人聽到「肝硬化」,會以為只要不喝酒、肝功能還能撐就沒問題。但實際上, 肝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,它會影響凝血、免疫、營養代謝,甚至腎臟與大腦功能。 當這樣的病人需要接受 人工膝關節(TKA)或人工髖關節(THA)手術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人工關節感染的預防與治療:從手術到日常生活的管理
人工關節置換手術(例如全人工膝關節 TKA 或全人工髖關節 THA),大幅改善了患者的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。然而,少數病人仍可能面臨一個嚴重的併發症——人工關節感染(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,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抽菸與人工關節手術:為什麼戒菸能救你的人工關節?
許多準備接受人工膝關節或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,仍然有抽菸的習慣。根據研究,不同種族、經濟狀況及地區之間,吸菸率差異明顯 [1]。但無論背景如何,抽菸對人工關節手術的影響卻相當一致──增加風險。 抽菸對手術的影響 抽菸者在人工關節手術後,出現併發症的機率更高,包括: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0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嚴重膝蓋變形彎曲,人工膝關節手術如何幫病人重新走路?
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患者來說,膝關節變形與疼痛往往不只影響走路,甚至連站立或伸直膝蓋都成為困難。今天分享一個真實案例:病人在手術前因為長期發炎破壞,膝蓋嚴重彎曲無法打直,必須彎著腳走路;在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(Total Knee Arthroplasty,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9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糖尿病患者能安心換人工關節嗎?血糖控制與併發症風險
大家常聽到「糖尿病是萬病之源」,那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換人工膝關節或髖關節呢?其實是可行的,但風險真的比較高。研究發現,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腎臟病、中風的比例都比一般人高,因此在手術前,一定要把身體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【1,2】。 為什麼血糖控制這麼重要?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9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人工關節再置換術後的傷口管理:談談負壓傷口治療 (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, NPWT)
許多人在接受全膝或全髖關節再置換後,最在意的往往是傷口的癒合情形。若恢復不佳,可能面臨感染、血腫等問題。近年來,「負壓傷口治療(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, NPWT)」在這方面逐漸受到重視,成為傷口管理的新趨勢 [1]。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7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,有需要常規放置引流管嗎?
引流管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,醫師傳統上常會放置引流管,以排出多餘血液並降低血腫或感染風險¹。然而,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若手術過程中採取有效的 止血藥物 (如Tranexamic acid) 與嚴謹的傷口縫合技術,並不需要對所有患者常規放置引流管²。這些研究顯示,不放引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人工關節感染的黃金診斷標準
人工關節感染,是一個醫生和患者都不希望遇到的手術併發症。在治療前,如何確認這個人工關節有明顯感染,是一項重要的課題。 近幾年來,骨科醫師普遍採用2018年由 Parvizi 醫師號召國際知名在感染領域的學者們,所訂出的診斷標準。 主要準則(至少符合下列之一) 主要準則 判定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3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,有需要放導尿管嗎?
卜山木戈 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是治療嚴重關節退化的常見方式。過去,大多數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都會常規放置 導尿管 ,好處在於: 1. 監測尿量 :手術過程可能較長,需密切注意身體循環與腎功能。 2. 避免膀胱脹滿 :減少手術中因姿勢或麻醉造成的排尿不便。 3. 方便手術...
峯志 郭
2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新月徵象(Crescent sign)
白色箭頭處即是 新月徵象(Crescent sign)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一種因為血液供應不足,導致股骨頭(即大腿骨最上端的球狀部分)骨組織逐漸死亡的疾病。這種狀況下,骨頭變得脆弱、不穩定,最終可能塌陷,影響髖關節的正常功能。 在X光片上,所謂的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淺談止血劑Tranexamic Acid (TXA)在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應用
在全人工膝關節(TKA)及全人工髖關節(THA)置換手術中, 出血控制 一直是手術成敗的重要關鍵。過多的血液損失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,還可能增加輸血需求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止血劑 Tranexamic Acid (TXA)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1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手術中保持體溫的重要性
你知道嗎?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患者的體溫對於手術結果至關重要。體溫過低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,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,還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,增加出血量。因此,手術中保持適當體溫不僅能減少併發症,還能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。 那麼,手術中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體溫呢?醫療團隊通常會使用...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2024年1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擺脫頻繁換針的困擾:PICC幫助患者輕鬆面對長期抗生素治療
使用PICC取代CVC,也減少了週邊IV頻繁需要更換的困擾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2024年11月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人工髖關節感染治療的成功案例:從清創及假體保留手術到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
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成功治療人工髖關節感染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2024年10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喝酒喝到骨頭「爛掉」?了解酒精對股骨頭缺血性骨壞死的危害!
常常喝烈酒,如伏特加、杜松子酒、朗姆酒、威士忌、白蘭地、高粱酒,容易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2024年10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人工膝關節感染患者的重生之路:如何通過二階段手術戰勝感染?
使用二階段手術成功治療人工膝關節感染

骨科 郭峯志醫師
2024年10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

